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

科莫多巨蜥

科莫多巨蜥,是世界上現存的蜥蜴挺型最大的,全長達二至三公尺。這種巨蜥產於印度科莫多島的森林中以山豬、山羊、麂及野鼠為主食,產卵時,雌蜥會先找一處沙洞,然後將卵產於洞中,每窩約二十五個,經過一個半月左右,卵會自行孵化。然而,由於不是個個卵均會孵化,加上棲息環境的改變,牠們的數量日漸稀少。

侏儒河馬

侏儒河馬為一種生活在非洲密林中的河馬,體長約一‧五至二公尺。體重為一百八十至二百六十公斤,只有一般河馬的十分之一重。牠們生活在茂密的草叢或林間,遇危險時,也是立刻躲進林中。一般多獨棲或成對棲息,以野草、樹葉及野果為主食,且在夜間覓食,為一種夜行性動物。由於棲息環境的改變,數量漸減少。

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

波多黎各亞馬遜(Puerto Rican Amazon)是全球10大瀕臨絕種的珍稀鳥類,野外族群的數量比紐西蘭鴞鸚鵡(36隻)還少,是名列華盛頓公約組織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。當哥倫布於1943年發現波多黎各島的時候,野外至少有超過一百萬隻以上的波多黎各亞馬遜。到了1930年代,波多黎各亞馬遜的數量戲劇性的減少變為只剩下2000隻不到。在1953到1956年間,數量居然只剩下200隻左右!到了1967年,野外數量僅存24隻的時候,他們才被當地列為瀕臨絕種的鳥現僅存13隻於當地Luquillo山區!比起華南虎的30頭.黑面琵鷺的350隻少多了,而目前藍鯨在世上仍有13000多隻至於台灣雲豹,最後一次發現已離今21年,那是一隻掉進陷阱中的幼豹,目前是否絕種仍是個謎...事實上...地球上的物種不斷的出現又消失,可能你看到這文獻的下一秒,這些動物就絕種也不一定

河馬

學名:Hippopotamus amphibius學術分類:

大小、體重:肩高:1.4 - 1.6m, 體長:3 - 3.7m, 重:1,500 - 3,200kg (雄性), 650- 2,300kg (雌性)。壽命:20 - 40 年。分佈:坦桑尼亞、 其他:主要分佈在中非和東非。棲地:水池、泥沼。食物:河馬最多可一天吃 130kg 的短草。繁殖:雄性在 4 - 11 歲、雌性在 7 - 15 歲開始,身體便成熟可以交配。河馬會在水中交配,順利的話,經過 225 至 257 日母河馬便會獨自尋找一處隱蔽地點,誕下一頭小河馬,小河馬出生後幾分鐘便懂得在水中暢泳。生存威脅:小河馬有時會成為獅子或鱷魚的佳餚,但更多小河馬是死於成年河馬爭執時的犧牲者。成年河馬已沒有其他動物敢動牠們分毫了。

長頸鹿


長頸鹿最令人熟悉的特點就是長脖子。長脖子可以使它們吃到樹上的葉子。它們的四肢也相當長。長頸鹿脖子的骨骼結構基本上與其他偶蹄動物差不多。長頸鹿有七個變長的頸部脊椎(數目與馬和人相同)。角為骨質,為皮膚所覆蓋。
長頸鹿的循環系統也與眾不同。10公斤重的心臟可以產生兩倍于其他動物的血壓來保證頭部供血。長頸鹿長有長睫毛,眼睛呈深褐色,是所有陸生動物中最大的。視力敏銳,再加上身高的優勢,使得長頸鹿的視野特別寬闊,能夠看到一公里開外的東

大熊貓(學名:Ailuropoda melanoleuca),通常稱熊貓(原名貓熊),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,體色為黑白兩色。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,是中國特有的野生動物,亦為國寶。全世界現存大約3100隻左右,由於生育率低,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,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動物。
外形特徵
四川大熊貓的頭大而且長,牙齒小,更類似於熊,胸斑黑色、腹毛白。

絕種動物6

淡水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:高身鏟頜魚、櫻花鉤吻鮭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台東間爬岩鰍、埔里中華爬岩鰍、台灣鬥魚、鱸鰻